本文为小步在家早教原创,欢迎个人关注、转发、分享
最近,闺蜜跟我吐槽说,自家孩子太大方了,藏不住东西。比如,她给孩子买的玩具、绘本,孩子经常会第一时间拿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玩,却不想着拿回来;还把零花钱全部用来请客,搞得自己想买个棒棒糖都没钱。
“总是教育他好东西要跟别人分享,没曾想他这样毫无保留地分享。”闺蜜一脸后悔不迭。
的确,我们经常教孩子要懂得分享,要慷慨大方,但是,这样一昧地大方真的就好吗?
太大方,可能毒害孩子一生!
孩子无界限的大方,很可能为未来埋下隐患:
01
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
如果家长纵容孩子长期大手大脚,那么孩子可能会形成铺张浪费的习惯,不理解父母的辛苦,对待物质的索取更加无节制。
也有一部分父母,觉得孩子大方没关系,送点礼物孩子有面子,自己也有面子,这无疑是错误的观念。父母错误的观念,可能导致孩子以后的金钱观、物质观都是不成熟的,也会影响以后对物质和财务的管理能力。
02
容易形成“讨好型”人格,不懂拒绝
长期养成对别人大方的习惯,就会对自己越来越小气,从而养成“讨好型”人格。
总是讨好别人的孩子,是不会快乐的,因为没有人在乎他内心的需要,他的自我认同感,来自被讨好一方的回应。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“好”,于是更加变本加厉地去替他人考虑奉献,这种付出,他人未必感激,于是他们会越来越焦虑、没有安全感,陷入恶性循环。
“讨好型”人格也是一种情感认知障碍,健康的关系都是对等的,而“讨好”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压制。
如果孩子养成了“讨好型”的人格,那么他很可能在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的体验上都会比他人更坎坷和磨难。
03
破坏边界感
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:孩子对边界的需要,就如在黑暗中驾车过桥——如果桥两边没有栏杆,他们只能试探性地通过;如果两边有栏杆,他们就可以轻松地通过。
如果孩子太大方,他就不明白什么该分享,什么不该分享,什么情况下需要分享,什么情况下不能分享,轻易就偏离正确的轨道,从桥上掉下去。
失去边界感的孩子,很容易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,不相信自己的感觉,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,很容易过度侵入对方,或是容易被他人入侵,从而害人害己。
,诚信在线(www.cx11gw.cn)现已开放诚信在线手机版下载。游戏公平、公开、公正,用实力赢取信誉。
网友评论